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体育快讯>正文

马肉冒充驴肉、馄饨皮加硼砂遭罚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5起案例

来源:中体网    时间:2025-11-26 10:24:45    浏览次数:     字号:TT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记者邵蓝洁)11月25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开展全链条抽检强化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专题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卫国锋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对抽检发现的掺杂掺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多批次不合格等问题依法从严核查处置,已办理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案件17万余件,罚没金额约4.2亿元,移送司法机关900余件。会上,卫国锋通报了5起典型案例。

一、重庆五鼎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掺杂掺假食用油案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重庆五鼎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芝麻油脂肪酸组成异常。经查,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违法行为:一是在生产的纯芝麻油中掺有廉价的大豆油和棉籽油。二是生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违规添加香精,标签未如实标识成分比例,未注明使用的大豆油原料为转基因食品。三是香辛料调味油添加了香精,但未在配料表中标注,且未如实标注压榨工艺。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该企业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罚没2000余万元;对企业主管人员龙某实施五年行业禁入,并处罚款5万余元。

二、武汉市江夏区天翼食品加工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案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武汉市江夏区天翼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紫苏酱检出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等。经查,该企业为了提升紫苏酱的口感,人为添加了上述非食用物质。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该企业作出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以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该企业负责人石某芝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拟对该企业负责人石某芝作出终身禁业的行政处罚。

三、济宁市兖州区食在民间驴肉火烧店制售掺杂掺假驴肉案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济宁市兖州区食在民间驴肉火烧店销售的驴肉检出马源性成分、猪源性成分。经查,该店经营者申某飞为牟取高额利润,多次购入价格较低的马肉、猪肉,通过加工、包装冒充驴肉销售,涉案金额约47万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该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最终对经营者申某飞作出终身禁业行政处罚。法院以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该店经营者申某飞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万元。

四、福州诚品盛食品有限公司多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案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福州市仓山区诚品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批次糕点酸价、过氧化值、食品添加剂等不合格。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罚没18万余元,最终吊销该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之后,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再次收到该企业被吊销许可证前生产的食品不合格检验报告,经查,该企业主体资格并未消除,再次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560元、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五、杭州临安少华小吃部制售含非食用物质食品案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网络监测平台销售数据追踪溯源,发现杭州临安少华小吃部多次在网上购买硼砂,推测其可能在销售的食品中违法添加。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店销售的所有可能添加硼砂的食品进行抽样,在小馄饨中检出高含量硼酸。经查,该店多次通过网络渠道购买硼砂违法添加到馄饨皮中,销售金额达20余万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将涉嫌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以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该店负责人林某敬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判处该店负责人林某华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拟对该店负责人林某敬、林某华作出终身禁业的行政处罚。

卫国锋表示,以上5起食品抽检核查处置典型案件,暴露出有些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落实最严厉的处罚要求,督促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履行主体责任,健全风险防控措施,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

他强调,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再次警醒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任何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