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16:00,2025中国田径大师赛暨黑龙江田径精英赛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体育运动中心田径场完美落幕。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山东、河北、江西、吉林、辽宁、香港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余名选手在此展开了为期3天的角逐,共有107人次打破全国赛会纪录36项,111人次打破中国田径大师纪录35项,成为中国田径大师赛有史以来破纪录最多的一届赛会。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与黑龙江省田径协会共同主办,由黑龙江锦华青少年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实行“大师赛+精英赛”双赛并行机制,同一条跑道见证6岁至92岁老中青少的跨世代对决。
双赛并行:一条跑道,不同年轮的心跳
赛事设大师组、精英组两大板块,涵盖短跨、跳跃、投掷、中长跑等48个小项。大师赛分设35组至85组,共计11个组别,由来自全国的19个大师代表队和个人组成,最年长者91岁,其中不乏退役专业运动员、亚洲和世界大师赛纪录保持者;精英赛从U6至U34,共设置8个组别,最小运动员6岁,除田径爱好者外,也有现役运动员参与其中。如此现役选手与退役名将同场竞技,本次赛会呈现“老、中、青、少”四代同跑的震撼画面。
图一:田径精英U6-U7组 男女混合软式跨栏 决赛
图二:田径精英U14-U15组 男子100米预赛
图三:田径大师90组 男子100米 决赛
图四:田径大师50组 男子10000米 决赛
专业保障:专业性与参与感齐备
在赛事保障方面,本次赛事裁判员队伍由田径国家级裁判员11人,田径国家一级裁判员30余人,二级裁判70余人组成,其中大部分裁判员既具有多年专业赛事执裁经验,又长期从事大众赛的执裁工作。在比赛中,裁判员们不仅严把公平关,同时考虑到大众赛事运动员的业余性,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让利运动员,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参与感。
图五:裁判员执裁
图六:裁判员执裁
数智赋能:全电子系统助力赛事
在设备方面,赛会采用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电子计时系统和田赛激光测距设备,在长距离径赛项目中采用计时芯片和魔毯辅助计时,保证选手成绩准确性。在终点设置分段计时显示,为选手提供成绩可视化参考,同时在直播中将每组成绩第一时间进行公布,减少参赛选手获取成绩的时间成本,全方位为大众田径选手打造专业级别的赛事体验。不仅如此,组委会在检录处设置身份核查系统,完全保证参赛运动员的权益。
图七:终点计时设备
图八:分段计时屏显
图九:检录处身份识别检查
图十:终点芯片魔毯计时
图十一:田赛激光测距设备
科技加持:机器人与人类同跑
赛事将世界机器人运动会田径项目获奖机器人邀请进赛道,把新质产品融入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人机同跑”“机器人裁判官”“机器人颁奖”等互动环节,上演人工智能与人类体能的速度对话,开创人机共同参与田径比赛的先河,展现科技强国和体育大国的内涵底蕴。
图十二:机器人为参赛运动员加油
图十三:机器人与50组大师选手共同比赛
图十四:机器人与获奖大师选手互动
医疗保障:中医+急救双护航
在赛会常设固定医疗急救点内,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物资,不仅有常规急救设备,还配有AED除颤仪器。不仅如此,现场还有中医运动康复团队,免费为参赛选手提供赛后的针灸、推拿、冰敷、拉伸等即时服务,为选手打造“冲线即康复”的赛事体验。
图十五:中医为大师选手做赛后放松
赛事组委会在赛事服务和安全保障方面下足功夫,始终将选手体验与安全放在首位。比赛过程中,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协同配合,及时响应选手需求,营造出安心且温暖的竞赛氛围。比赛结束后,众多参赛选手对组委会的周到服务和细致关怀称赞不绝,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参赛体验,直言组委会真正做到了“以跑者为中心”,并纷纷表示有机会一定继续参加下一届中国田径大师赛。
图十六:选手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赞誉好评
本次比赛不仅实现了田径运动由老到新的薪火延续,更以实际行动践行全民健身战略,推动普及田径运动,助力田径文化建设,促进科技融合和体旅融合,进一步助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助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贡献力量。赛事在带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大众广泛参与田径赛事的积极性,将全民健身理念与体育的竞技内涵相融合,“我参与、我分享、我快乐”的参赛观让选手们在竞赛项目的奋力角逐中欢乐参与,彰显了全民健身赛事的魅力。
图十七: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十八: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十九: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一: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二: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三: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四: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
图二十五:部分获奖运动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