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新闻快讯>正文

体育+综艺,是空有其名还是强强联合?

来源:中国体育网    时间:2018-10-26 09:59:41    浏览次数:     字号:TT

  2012年9月10日,鹿晗在微博上转发了曼彻斯特联队球迷俱乐部的微博,并附文“十年相依,终身红魔!”,这条微博“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博文“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量曼联球迷在鹿晗微博下聚集。4年后,在鹿晗26岁生日之际,曼联官方更是送上一份生日大礼——队内球星为其录制了生日祝福的视频。

  实际上这只是鹿晗收到的首份礼物,随后看到商机的各大体育公司纷纷向鹿晗抛去了合作的橄榄枝,鹿晗本人的事业藉此扩展到体育领域。借助鹿晗在娱乐的影响力,曼联不仅吸收了大量泛球迷——鹿晗的女粉丝,还打破了足球次元壁,将商业触角伸到了娱乐行业。

  NBA是最早发现此项商机并进行相关操作的体育公司之一,NBA全明星名人赛创立至今已有15年历史,后街男孩成员尼克-卡特、贾斯汀-比伯等天王巨星都参加过此项赛事。近年来,随着开拓中国市场的需要,吴亦凡、蒋劲夫等人也先后被邀请参赛。利用流量明星进行软渗透,开拓商业市场,成为众多体育公司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事实上,这些零敲碎打式的商业活动依旧很难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或形成广泛的社会讨论。随着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公众的体育消费需求也有了深层次提高,娱乐性、精神类消费取代了初级的体育用品消费,这一切都需要体育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跨越创新。伴随着综艺节目在中国大陆的开花结果,体育行业也看到了发展的契机,政策上的支持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4年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了成为朝阳产业。2016年,体育综艺迎来爆发“元年“,借着巴西奥运会、欧洲杯、中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契机的春风,《来吧冠军》、《非凡搭档》、《冰雪奇迹》、《绿茵继承者》等大量体育综艺如雨后春笋,泉涌而出。令人尴尬的是,某些节目的口碑和收视率却呈现断崖式下跌的窘境。

  《绿茵继承者》集结了梅西、因扎吉、苏亚雷斯等大牌球星,财力物力都给予足够的支持,但是如果没有那出“小球员拒与梅西握手”的闹剧,这档耗资无数的节目可能很难与卫视头部节目的流量一较高下。

  类型扎堆、节目内容不“落地”、甚至粗制滥造,试图通过流量明星和蹭热度来攫取流量成为天方夜谭,随着公众认知水平和辨识能力的提升,这些“体育投机者”偷鸡不成蚀把米。出现了“入局者少,出局者多”的局面。

  目前百度视频收录的体育综艺节目数量多达49档,但是能被大众接受并且传播度高的节目屈指可数。

  从今年的各大卫视和各大视频网站综艺招商资源来看,体育综艺分到的羹汤少之又少。在1000亿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的市场总价值映射下,在众多综艺中本就处于弱势的体育类综艺却几近销声匿迹,在这种情况下仿佛市场逻辑都陷入了混乱。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乏有成为流量爆款的体育综艺,在中国台湾地区落地的《这就是灌篮》,由于流量明星周杰伦、李易峰、汪东城等人加入和带动,扩大体育流量池,在打破次元壁的同时也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成为在“体育+综艺”节目中杀出重围的必要因素。

  然而体育综艺要落地转型,流量明星们也急需转型突破。受舆论影响,小鲜肉们为与“伪娘”划清界限,在人设上纷纷向“man”靠拢。体育成为了小鲜肉们秀肌肉的前沿舞台,《这!就是灌篮》《来吧冠军》等原创性体育综艺节目应运而生,流量明星在舞台上奋力的秀着肌肉,进行真刀真枪的较量。超脱于一般综艺的台本设定,他们有血有肉,失利后会沮丧,甚至一度想过放弃,最终又咬牙坚持,永不放弃,这些符合人性的过程也更能引起公众的共情,在凸显集体作用的同时,又不乏英雄崇拜,而比赛的跌宕反转在为节目注入了综艺元素的同时,也让体育竞技性与综艺故事性巧妙巧合,从而让观众们心甘情愿地贡献流量。

  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2016年度国家体育产业数据公告显示,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已达1.9万亿元,预计在2020年将进一步达到3.0万亿元。而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足球,是一座值得开发的富矿。

  根据《nielsensports》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球迷已经从2013年的27%比例,提升到如今的32%比例,球迷人数高达1.87亿。足球综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储量,资源潜力有待发掘。

  如何让足球综艺吃好体育产业的巨大蛋糕?在融媒体时代,依旧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基本规律。由燃烧小宇宙公司出品的青少年足球竞技真人秀《热血11人》或许是一次积极的探索。聚焦于足球这块富矿,由国内外著名球星坐镇,借有娱乐明星的加入扩大流量池,打破传统足球与娱乐之间的次元壁,打造激发起潜能的培训体系,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以”体育+综艺“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制作初衷已经不仅限于娱乐大众,在体现体育综艺娱乐性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导向。将体育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依靠娱乐明星的影响力将体育的正能量向社会传播,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正面反响,真正实现“全民体育,全民娱乐”的理想状态,从而实现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事业。这样一种形式的结合才能承担起社会公益事业,让更多孩子敢于追逐他们的体育梦想。

 

  可以预见的是,“体育+综艺”的模式仍是几年内关注的焦点,然而体育综艺节目并不是终点和归宿,在打造爆款IP、赚到真金白银的同时,也要为体育本身添砖加瓦,成为撬动体育产业的支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