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以及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驱动下,冰雪运动在我国火热起来,“冷”雪变成“热”市场。近两年以来,新增的冰场和雪场上百个,这些新建的冰雪场地的从建设、维护到管理、运营,都需要大量专业的人才。
同时,举办冬奥会,以及提升冰雪运动水平,普及冰雪运动,同样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比照索契举办冬奥会的用人需求,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约需要冰雪专业人才8万人。而各省市组建冰雪队伍,以及各类雪场、冰场、培训机构、院校所需要的师资力量,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可以说专业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冰雪运动的一大瓶颈。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不但关系着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进程,也关系着中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前景,需要同时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传统人才培养渠道需拓宽
按照我国长久以来的冰雪人才输送模式,大都是职业运动员退役之后转型从事冰雪运动的培训或参与到管理中来。
今年5月份,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对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的速滑教练员在北京进行了集中培训,其中绝大多数是退役运动员。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下,仅靠退役运动员来解决我国冰雪运动普及所需的教练员缺乏的问题无疑是杯水车薪,这种人才供应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冰雪运动相对具有较高的门槛,例如像导滑员、雪场运营、冰雪机械运用与维修等都需要专业的知识,经过专业的培养。据调查,在我国滑雪场管理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4.5%,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中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比例约占21%。
可以说传统的冰雪人才培养模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整体水平上,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只能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冰雪运动和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机构和部门,必须通过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搭建新的人才培养平台,扩宽人才来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高校培养冰雪人才渐成规模
在今年6月份的毕业季,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举行的2015级学生顶岗实习双选会上,冰雪体育人才被一“抢”而光,多数企业当即与学生签下录用协议。这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形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两年,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多所体育类高校都加强了冰雪领域的招生力度。通过高校直接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对口人才,从长远来看,这不失为一个长期稳定的人才输送模式。2015年,河北体育学院成立冰雪运动系,设有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等三个专业,北京体育大学也在今年设立了冰雪运动学院,并和东北三省的相关院校联合培养高校专业人才。
专业院系的开办实现了人才的定向培养,一方面可以根据北京筹办冬奥会和冰雪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增设专业。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系统学习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快速填补我国冰雪人才的巨大缺口。
人才培训市场化尚需政策扶持
从市场角度来说,各滑雪场的经营者更能感觉到人才匮乏影响雪场运营所带来的阵痛。20年前,全国的滑雪场地不超过十个,而今,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全国各地滑雪场数量直线上升,现在全国不下600家滑雪场地。按照目前国内一般滑雪场的规模来看,仅在冰雪机械操作方面,每年需要增加的工程技术人员至少400人左右。如果加上冰雪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冰雪场地运营、雪场救护等方面需要的人才,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两番。
人手不够,必然会影响到冰雪场地的正常运营。我国现阶段雪场的管理者大都是“跨界”或者是“半路出家”,边干边学。这种条件下走出来的管理人员,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人手不够和不专业,雪场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很多纸面上的规划也得不到落实,雪场内围绕“冰”和“雪”深度开发的产品不多,设施简陋,景观单调,容量不足,滑雪收益和其他服务收益相应较低。长此以往便造成了整个滑雪产业标准化体系建构缺失,管理无章可循的现状。而且国内滑雪场重扩张、轻质量建设,雪场整体水平偏低。
鉴于目前这种现状,各冰雪场都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很多冰雪场甚至开始引进国外的人才和先进理念,同时对冰雪场的经营者、管理者以及技术人员进行不间断培训,建立一整套冰雪人才培养长效体制机制,以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除了雪场、冰场自己培养人才,社会培训机构也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把人才培训作为一门生意来做。近年来,针对雪场管理人员的培训业务开始红火起来,同时针对基层教练员,学校体育老师的冰雪运动培训,也开始走俏,一些培训机构更是把上述人员的培训作为未来的主营业务来规划、实施,这无疑是市场自发解决人才短缺瓶颈的积极现象。
当然,无论是传统的冰雪人才输送模式,还是大学设立冰雪相关专业,抑或是在市场自发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存在某种盲目性和不规范,需要政府和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 共同解决冰雪人才短缺这一瓶颈问题。
(责编:赵欣悦、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