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强,1958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他的叔叔陈镜开是新中国体育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1984年,陈伟强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60公斤级金牌。 |
谌利军,1992年出生于湖南。曾3次获得举重世锦赛男子62公斤级总成绩冠军。2019年亚锦赛,谌利军打破男子67公斤级三项世界纪录并斩获三金。 |
|
举重是中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1956年,陈伟强的叔叔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由美国队选手保持的男子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创造了新中国体育的第一个世界纪录。1984年,陈伟强站在了洛杉矶奥运会男子60公斤级的赛场上,以282.5公斤的总成绩赢得金牌。如今,中国举重的接力棒交到了谌利军这一代运动员的手中。经历过低谷,挺过了伤病,从挫折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梦想不懈奋斗,这是陈伟强与谌利军共同的感受。
结缘举重
记者:是什么契机让两位走上了举重的道路?
陈伟强:我的家族有3个人从事举重运动,两个叔叔和我。我们3个人一共打破了14次世界纪录。
1956年6月7日,叔叔陈镜开以133公斤的成绩在上海体育馆打破了由美国运动员保持的世界纪录。当时全国沸腾,新中国刚成立7年,体育能够领先一步,与国际一流成绩抗衡,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世界纪录,也反映了当时我们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那种状态。
我14岁开始练举重,当时体重32公斤,身高1米32。叔叔怕我吃不了苦,一直反对。后来看我坚持,就说“你练就要练出个名堂来,这个名堂不是说一般的成绩,而是要练到世界水平。”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1979年6月7日,也就是叔叔破纪录的同一天,在同一个体育馆,我第一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谌利军:我开始接触举重是基层教练看到我父亲块头大,就问他有没有儿子。我当时12岁,体重30多公斤,很瘦,但很有劲。教练让我做俯卧撑,我一口气做了50个,他就看上我了。练了四五年,家里出了一些波折,妈妈劝我不要练了。我不放弃,说一定要干出一点名堂,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抗伤病
记者:两位都曾有过被伤病困扰的经历,当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陈伟强:运动员最大的敌人是伤病,我们那个年代的医疗保障条件远不如现在。1980年我肘关节受伤,没有好好休养就恢复训练,肘关节又先后三次脱臼,医生建议我不要再练了。但参加奥运会一直是我的梦想,我还是尽力去和伤病对抗,就这样坚持下去。
谌利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前试举,我抓举抓到130公斤的时候抽筋了,腿一蹲,抽筋的地方就跟石头一样,劲根本运不上去。那种苦说不出来,毕竟机会太难得了,心情很沉重。
战胜自己
记者:经历挫折和伤痛之后,你们都战胜了自己。坚守和前行的动力来自哪里?
陈伟强:1984年的时候,我伤病累积,训练很不系统,运动成绩已经慢慢走下坡了。但最终我在奥运选拔赛拿到第二名,得到了参赛机会。
在奥运会赛场上就全力去拼了,拿到冠军之后,整个家族特别欣慰。第一是能为国家争得荣誉,第二也完成了老一辈举重人的心愿。
谌利军:我们现在条件好很多,医疗保障、体能团队、科技设备都很完善。现在更应该学习的是老一辈举重人的拼搏精神,那种为梦想坚持到底的态度。
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400多天,我提醒自己凡事都要细心,慢慢提高。现在我的心态更成熟,信心也更强,希望能最终圆梦。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5日 14 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