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体坛 > 本网原创>正文

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开启一场别具特色的马拉松

来源:中国体育网    时间:2019-05-27 09:31:33    浏览次数:     字号:TT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草原风光令人无限向往。当大草原遇见马拉松,会开启怎样不同的奔跑体验?

5月25日上午8点,阳光洒在呼和塔拉的万亩草原上,微风送来青草的芳香,2019年呼和浩特马拉松暨“健康中国”马拉松系列赛呼和浩特站鸣枪起跑。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名跑者齐聚呼和浩特市,开启“呼马”赛场上的激情奔跑。

 

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0名跑者开启“呼马”赛场上的激情奔跑。(人民体育特约摄影师 风11 摄)

呼马激发城市体育新活力

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有改变城市的力量。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李志友这样说。

呼和浩特,是一座与马拉松有不解情缘的城市。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市北依阴山山脉,南濒九曲黄河,是一座有400年历史的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众多名胜古迹的塞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曾经出过很多马拉松名将,在中国马拉松史上有独特的位置。

呼和浩特马拉松赛的举办,结束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长期没有马拉松赛事的历史。

这场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人民网、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今年是第二届。2018年度呼和浩特马拉松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了铜牌赛事的称号。

 

跑友们畅快地奔跑(人民体育特约摄影师 风11 摄)

2018年,第一届呼和浩特马拉松赛鸣枪开跑。万名跑者从呼和浩特国际会展中心出发,途经滨河景观路、内蒙古博物馆、如意和大街等城市地标景观,赛道穿城而过,饱览这座塞北名城发展的新面貌。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冯玉臻指出,首届呼马不仅激发了群众参与马拉松比赛的热情,而且有效推动了呼和浩特全民健身运动。

2019年,呼马将跑者从城市带到了草原。呼和塔拉,是距离呼和浩特市区最近的草原。这座城市“后花园”让跑者真切地感受到草原策马扬鞭的磅礴气势。天高草长,这里给予跑者“纵马青城”的最佳体验。

为了擦亮呼马的名片,充分挖掘呼和浩特市体育旅游资源优势, 5月24日,呼和浩特“马拉松促进城市发展主题论坛”隆重举行。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人民日报海外版前高级记者陈昭,新华社高级记者、首都媒体跑团领队汪涌,清华控股华控基石基金管理合伙人王东翔,新体育专职编委谭杰,马拉松名将胡钢军,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局长史荣恩,秘境百马创始人金飞豹,悦跑圈创始人梁峰,厦门大学体育教育学副教授黄力生等多位嘉宾共同登台,为呼马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同时,唐维红、汪涌、谭杰、梁峰、李克等嘉宾出任了25日10公里跑的赛事领跑员,与众多跑友一同“青城纵马”。来自于人民网的“人民红”跑团特意从北京赶来参赛,成为赛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今年,每一位属马的跑者都会收到一枚青铜的木马吊坠,留下一份呼马独特的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5月31日恰逢“世界无烟日”。2019年呼马将“无烟”主题加入本次赛事,呼吁减少吸烟,避免对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损害。无烟马拉松,不仅是一项公益之举,更是一项倡议。主办方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马拉松赛事加入无烟马拉松的大家庭。

青城纵马 感受不一样的城市景观

 

呼和塔拉万亩城市草原(王慧 摄)

罗马尼亚跑者克里斯蒂安为草原青城点赞:“这里能够看到万亩草原!而且我还看到呼和浩特正在修地铁,这里的城市建设太棒了!”

天蓝草绿的万亩城市草原、独具特色的“蒙古包”建筑群、热情如火的民族歌舞表演、美丽宜居的城市景观风貌……初夏的青城呼和浩特市,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条件良好的赛道让跑友们能够充分享受跑马的乐趣。

今年,来自12个国家的跑者参加了呼马,外地跑者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来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千余跑者专程赶来体验草原马拉松的风情。

“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一年一个样。”来自北京的63岁跑者魏凤林,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呼和浩特马拉松。开跑前一天,他先去感受了一下赛道。看到沿途的风景,魏凤林感觉“青城”实至名归。

体育正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座城市的节日。当人们因为马拉松而来到这里,他们体验,他们感受,他们欢庆。城市无论是气质还是肌理,都感受到鲜活的变化。

今年年底,呼和浩特至北京的高铁就要开通了。魏凤林对此很期待,“以后就可以经常来度假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非常方便,这里就是咱北京的后花园。”

参加“马拉松促进城市发展主题论坛”的专家们指出,一座城市之所以能让人们愿意来,来了以后能留住,能消费,这都是体育赛事可以帮助城市发展解决的问题。一场马拉松,为城市带来的品牌宣传和带动效应,是无法简单衡量的。呼和浩特,有成为马拉松名城的潜质。

专家们一致认为,呼和浩特应该大力发展马拉松,让呼和浩特马拉松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一线两带” 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贺茂杰 摄)

参加此次比赛的呼和浩特市民王勇先告诉记者,这已是他第二次参加“呼马”:“我还记得第一次比赛完,全身都抖,腿疼了一个礼拜才缓过来。从那次比赛之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这一次跑完感觉很舒服,看来日常锻炼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局长史荣恩表示,近年以来呼和浩特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呼和浩特通过各项赛事的举办,吸引了广大的健身爱好者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大的健身爱好者和体育爱好者提供更丰富更专业的健身场所。

目前,呼和浩特市每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达一千多次,参与的人群达到200多万人次。全市有682片笼式足球,建有专业的游泳、跳水馆、综合滑冰馆、羽毛球中心、乒乓球中心、网球、保龄球馆等设施。

从2016开始,呼和浩特市许多公园陆续开辟出许多健身场地,给市民们健身锻炼提供了许多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各项健身活动。运动锻炼,已经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健身锻炼,实现“15分钟健身圈”的目标,呼和浩特市开始构筑城市体育框架,即在城市主城区规划建设体育健身“一线两带”。

“一线”是指沿城区中心大街,利用已建成的体育场馆,与健身群众健身锻炼的公园、广场连成一线,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派驻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健身群众科学健身,有计划地配备体育器材,在有条件的公园建设小型健身馆,完善城市功能,拓展群众健身场地。

“两带”包括北带和南带,围绕大青山南坡和南环城水系,构建生态体育健身带和休闲体育健身带。北带为生态体育健身带,融体育基础设施于生态环境建设中,将赏景悦心与强身健体相结合,从而形成生态体育健身带。南带是休闲体育健身带,为大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所,将科学健身的理念融入休闲生活之中,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从而形成休闲体育健身带。

马拉松,是全民健身的缩影。呼和浩特不仅是跑者的天堂,随着 “15分钟健身圈”成为现实,更成为全民健身的典范。

(责编:杨磊、胡雪蓉)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