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至20日,北京举办了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该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由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和其中一个成员单位共同举办。大会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本届哲学大会提供了迄今为止任何一届世界哲学大会中最大、最丰富和最多样的哲学议程。由于这几年认知科学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领域学者的会议发言便格外吸引会场的注意。在本次会议上,我们果然看到了国内认知科学领域的学术新星,华东师范大学的何静副教授。她与其他5人(徐竹、郁锋、Maxence Gaillard、Tetsuya Kono、Jean-Michel Roy)一起做了主题为“New Directions In Embodied Knowledge: Cognitive Pragmatism and Comparative Phenomenology”的会议发言。
何静副教授从经典现象学家胡塞尔、梅洛-庞蒂和新现象学家加拉格尔的论述出发,阐述了主体间性和社会理解过程中的具身性维度。何静提出,主体间的交互能力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物性现象,这种能力是从多种行为模式和不同的交互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具身性能力。由于当代认知科学将社会认知还原为信息的传递过程,由此心智表征和信息过程动力学就成为理解主体间交互的核心。但是何静反对将社会认知或主体交互简化为主体间交换或传递信息过程,而主张主体间的交互过程更像是一个主体与另一个主体之间跳着“双人舞”——彼此之间的肢体动作或眼神,不断调整和规范着对方下一步的思维与动作。何静强调这种交互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模块动作协调对主体间的理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主体间的理解不是预先达成的,而是通过主体间动作、行动、思维、情绪的交互涌现出来的;同时社会认知不是一个单向的认知过程,而往往是双向的。这里,有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要如何说明这种从主体间之间的身体性交互对社会性理解来说是充分的?新媒体中的社会交往是否有可能挑战这种具身性的交往本质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正如何静副教授的发言所说,主体间的交互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割裂成传播与接收,应该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这一点的强调对于认知科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认知科学最终要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不仅仅是哲学,其他诸如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脑与神经科学的发展都需要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未来认知科学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社会科学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甚至改变我们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