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足球,萌发于算不上足球沃土的浙江。漫漫二十载,靠的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守望与守护,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为绿城这一根独苗保驾护航。
如今的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里,有一群人,他们做着技术、医务、后勤保障等工作,在幕后,“不戴宝冠,不争荣宠”。
你叫得出每个球员的名字,而他们的姓名却很少有人知晓,面容更是模糊,有时只是球场边匆匆闪过的一个背影。
从技术分析、队医到队务、厨师,他们也是绿城足球故事里必不可少的角色。
技术分析 高荣鑫(十三)
“我打开一款软件,把塞尔吉都惊住了”
“十三”是高荣鑫的外号,他有着俱乐部里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办公区域,两台超大屏台式电脑,好几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各种平板、相机、摄像机……
十三是队里的技术分析,虽说以前绿城队里也有这个岗位,但只停留于简单的文字报告。由于塞尔吉对于数据要求甚高,这个赛季来到绿城的十三,工作内容十分复杂。
打开电脑,十三正在做武汉卓尔的比赛视频分析。对手近几场的比赛录像,他要按照进攻、防守、角球等分类剪辑,剪出一个40分钟左右的视频给教练团队。赛季进行到23轮时,他的电脑里已经保存了1051个文件。
其实十三不是什么计算机系出身,电脑里二十几款各大国际俱乐部都在使用的技术分析软件,全是他出于对足球的喜爱自学成才。“其实刚开始,塞尔吉觉得我们国内的技术分析,肯定比不了欧洲。他问我用什么软件,我打开一个,连他都惊住了。”
“我现在在策划做一个绿城的球员档案,包括伤病档案等,其实有些规律是能从数据上看出来的,比如某个球员哪几个月特别容易受伤,球队又是哪几个月特别容易抢分。”
比赛现场,十三每次都在看台最高处,一手拍视频,一手记录数据。比赛过程中,十三和西班牙技术分析文森特都会在高处和塞尔吉保持密切联系,“比如对方突然变阵了,教练在下面可能一下子没看出来,或者从数据上看有的球员传球不好,就会建议教练换人。”
队务 郑一心 (阿乐) 黄若乔(炮爷)
“三年内,把绿城队务做到全国前列”
阿乐和炮爷是杭州最早踢职业足球的那一批人,绿城1998年建队之时便加入了球队,但种种原因,职业运动员的梦想止步。但宁波大学毕业后,他们毅然决然回到绿城,身份已经从球员转变为工作人员。
只要球员训练,阿乐肯定在,将训练装备从器材室搬到球场,布置场地,“球员训练一个半小时,我们要忙两倍的时间。”客场比赛,球员只要背个双肩包戴个耳机就可以了,因为一切的比赛装备,全部由队务负责。“大箱小箱要七八个吧,提前去机场托运、帮球员办理登机。球员到达机场,直接发机票,过安检。”
虽然也忙也累,但阿乐说谁让自己喜欢呢,喜欢足球、喜欢这支队伍。球队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外号,而95%都出自有才的阿乐。“每天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平时总喜欢开玩笑讲笑话的阿乐,说这句话的时候,格外认真。
炮爷的岗位是前站,顾名思义,就是为球队比赛,尤其是客场比赛打前站。提前半个月订酒店,提前数天订航班,他总是提前球队一天到达客场,将球队在那边的吃住行等一切安排妥当。
“最重要的就是吃吧,球队有自己的菜单,我要提前过去跟酒店厨师沟通,中餐晚餐包括比赛当天下午的茶歇,都要严格按照我们自己的菜单。”队员的一些入住习惯,炮爷也都牢记于心,“像谈杨的腰不好,所以每次都会特别跟酒店要求把席梦思拿掉,给他睡硬板床。”
绿城今年喜当“客场龙”,把炮爷可忙坏了。“现在只要是我们赢下的客场,其他要去比赛的球队都会过来问我订的是哪个酒店,都要去住。”
每次去客场,炮爷还会背一个简易打印机。有两份表格是他每次都会打印的,一份是包括当地天气和球员房间的信息表,一份是客场几天的行程表。球员有了这两张表,对所有事情一目了然。
队医 翁辉(白头翁)
“教练急,队员急,我们不能急”
伤病对于一支球队和一个球员来说都是希望能够极力避免的,翁辉和其他三名队医就在绿城为球员们做着健康保障。大到严重伤病的治疗与康复,小到每天记录球员体重,中泰基地球员宿舍一楼的医务室,从早到晚都是人来人往地忙碌着。
“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开始把运动饮料都配好,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球员训练前的保护,训练后的理疗,赛后的按摩……”
比赛场上,翁辉在场边则要时刻紧盯球员的每一个动作,“要看他这个动作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才能在受伤的第一时间对于伤病的原因和部位做出判断。”
得到裁判允许入场,翁辉会和同事带着医药箱飞奔向受伤球员,箱子里除了带急救药品,还会带一把老虎钳,“如果有球员鞋钉松了,用得上。”在场上,翁辉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这名球员是否还能继续比赛。“有时候还没跑到球员那儿呢,教练就在下面着急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绿城是一支年轻的球队,所以疲劳、损伤等问题不严重,但有些球员一受伤就着急着要赶紧好起来,翁辉只能耐心劝说:伤病需要慢慢恢复。
但同样因为年轻,让翁辉在熬姜汤、补水这些事情上操碎了心。夏天要防中暑脱水,每天盯着队员喝完1500ml水,冬训要防感冒,每天5点起来熬姜汤,队员嫌不好喝,就悄悄改良配方,后来把姜汤熬到队员都抢着喝。
厨师 袁方
“那些年轻球员都是吃我的饭长大的”
袁方在俱乐部做厨师已经11年了。
这里不像他以前工作过的饭店那般四平八稳,也不像平常饭店里那样可以对着食材自由发挥,但不知不觉间,还是待了11年,“头发都白了。”
除了球队,袁方的15人厨房团队还要负责其他梯队和工作人员的日常伙食,基本上每天都要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9点,不仅朝五晚九,节假日也不稳定,“基本除了过年,都在工作。”
但最让袁方头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想菜谱。球队的菜谱每周都要更新,而每天还要不重样。袁方开玩笑说自己的头发一大半都是想菜谱愁白的。作为职业足球队的厨师,要完全按照主教练和队医的要求,少油、清淡、减少猪肉、海鲜只能吃不带壳的……
为了更好服务球队,袁方考了营养师证,也会去研究C罗、梅西的食谱,“但照搬欧美是不可能的,还是要考虑国内的一些饮食习惯。”如何让菜品既让教练满意,又让队员接受,袁方一直在每天的6菜1汤中努力去平衡。
最让袁方开心的,是看到球员用完餐,餐盘里什么都没剩下,而最焦虑的就是看到球员进餐厅转了一圈,皱着眉头出去了。
十几年如一日,袁方说:“待了这么久,怎么可能没有感情?球队里有些球员,董宇、徐继祖他们那么小进基地,都是吃我的饭长大的。”
如果说阿乐大炮和队员们像是兄弟,那袁方就如同会在餐桌上聊聊心事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