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福建建瓯市小松镇湖头村总会开始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
层层绿叶间,清澈的小松溪穿村而过。沿溪而建的水美绿道蜿蜒向前,在绿道上散步的人三三两两,有村民,也有游客。时间倒回去五年,别说是散步,村里一到晚上就一片漆黑,至于陌生人,那更是难得。
2017年,湖头村接待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人均年收入比2016年提升了10%。体育元素的兴起,刷新了产业模式,激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如今,以湖头村为中心的小松镇名气渐大,成为建瓯市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
“以前是守着好生态,端的是‘破饭碗’。” 小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范贤建说,搭上运动休闲观光产业的快车后,守着“好生态”的小松镇端起了 “金饭碗”。
体育赋能
如今,全长约35公里的水美绿道贯穿小松镇,途经6个村和1个场,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将小松溪流域田园风光、果园景色、森林景观、美丽乡村、现代设施农业等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成为湖头村乃至小松镇振兴的“大动脉”。
作为“福建省绿色生态乡镇”“中国生态魅力镇”,小松镇守着“好生态”是如何“变现”的?
2015年,福建省体育局和福建省农业厅联合推出“全民健身百村行”活动。活动中,融合民俗的比赛项目,熙熙攘攘的游客,激活了小松镇的体育因子。“这场活动为小松镇带了体育理念,触动了我们将体育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融入小松镇的田园山水中、融入基础设施建设中。”范贤建说。
自行车道、户外徒步、登山、露营、溪河漂流……现在的小松镇,体育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去年,小松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全国“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全年共举办了11场活动,全年接待游客51万人次,人均年收入13755元,比2016年提高了1170元。
融合发展
对于小松镇“体育+”融合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范贤建的理解独到且有趣。他说,在小松镇打造的“一点一轴一带”中,一点就是以湖头村为核心点,通过水美绿道为轴,把党建示范带、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带和运动休闲观光带有机融合在一起,“党建引领是‘领带’,以党建带群建,群建抓党建;农业是“裤腰带”,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运动是‘鞋带’,所有人都动起来,健康起来。”
毫无疑问,只有扎好“领带”、鼓了“腰带”、绑紧“鞋带”,这场融合发展的实践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房”。
在湖头村经营CS真人野战营地的叶声和之前在外地打工,看到家乡发展了,于是回乡创业。2月份才开业的营地,一到周末就人满为患,这让老叶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务农一年的收入也就1万多元钱,现在一个月的毛收入就将近2万元了。”平日里,这个占地7.8亩的营地还免费向村民开放,成为老人聊天健身的好去处,附近的幼儿园和小学还可以在营地里进行免费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老叶的CS真人野战营地里,“领带”“裤腰带”和“鞋带”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筑巢引凤
去年,小松镇投入9600万元用于体育产业相关建设,吸引社会投资5.37亿元,带动旅游、农业、文化等产业产生经济效益7.27亿元。
即便如此,小松镇继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除了政策补助,自筹资金外,吸纳社会资本共同参加运动小镇的建设,未来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范贤建说,筑巢引凤还得先筑巢。
据介绍,小松镇马上要进行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经济运营主体认定,同时成立运营主体进行股份制运营,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有了之前的甜头,这也成为村民们翘首以盼的喜事。“村民以土地入股,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村民变股民。”范贤建表示,通过公司化运营,改变管理模式,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建瓯市文体新局局长吴章中认为,打造小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建瓯市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是脱贫攻坚背景下试点体育扶贫的重要举措。
“乐活小松”——这是小松镇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口号。以体育为本、旅游、文化、农业各种产业互相融合,小松的乡村乐了起来,产业活了起来。